媒体公告
【2022院校推介-江西工程学院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能源工程学院】之四:优秀学子推荐

发布于:2023-12-24 02:35:22  来源:媒体公告  点击量:14次

  原标题:【2022院校推介-江西工程学院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能源工程学院】之四:优秀学子推荐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能源工程学院“三高就业”优秀学子常勇: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常勇、男、出生于1998年5月,现任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乘变事业部金华工厂综合管理员。2017年9月考入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四年,因表现良好、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大学生”、获得“感动江工十大青年学子”荣誉称号;在校期间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曾担任学院新媒体负责人、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课程助教等职务,先后荣获“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团学干部”、“优秀宣传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21届毕业典礼中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岁月匆匆,四载春秋,从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就没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上都时刻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发展。大学四年,在老师学长的关怀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不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的专业相关知识,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挑战和历练,锻炼了社交、组织和表达等能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慢慢的变成为了一名自信、坚强、踏实、认真、严谨的大学生。

  步入工作后,常勇最大的体会就是,学校里面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在自己所在领域至关重要,在公司他所在的岗位属于管理岗位,但所在的行业仍然是机械行业,学好自己专业课知识是非常有利于自己的。与此同时,在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一些学科知识竞赛、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参与社团活动培养自己兴趣爱好,通过各类综合性活动不但可以充实我们的大学生活,还可以增长自身能力水平,尤其是对自己工作后,在学习能力及交际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常勇同学认为,很多人其实本能的会对参与工作有种抗拒,因为人们适应一个环境需要一段时间。同学们好不容易适应了大学生活,结果又要去面对一个新环境,很多人会觉得不能接受,所以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或者以别的方式继续留在学校里。

  面对这种未知,常勇同学心中也曾有担心、害怕,但是他认为更应该有的是信心,无论身处的环境是如何的,都应该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等着环境去适应我们。他表示:“我觉得人总是要步入社会的,没有人可以逃避。”因此他表示现在就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做好心理建设,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的新工作。

  要抓紧时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以后计划做什么,喜欢什么就去做,在大学千万别等着毕业,不要再在迷茫中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利用在校时光,认认真真地对待每门课程、每次经历、每件小事,多动脑,勤动手,不断的全方面提升自己,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在学校和在企业,前者是提升自我价值,后者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价值取决于自身价值,从而也决定能拿多少薪酬。针对自身的定位,能做的就是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早思考、早计划、早行动“成功之花的明艳,离不开汗水的浇灌”物竞天择,不努力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常勇同学对学弟学妹深情寄语,他希望我们大家不要随波逐流,也不要对人生听之任之,对家人听之任之。

  常勇同学说:“人都是要独立思考的,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活出自己的样子,没有必要在别人的眼光下,或者说是因为别人对你的一些评价、刻板印象而去做一些事情。每个人都应该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跳出对自己的那些标签和限制,去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趁着大学生活,趁着你正年轻,加油吧!”

  郑桃兵,党员,2019年业于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从事基层工作。

  大多数人对于未来的设想不过几条路——读研、出国、在大城市找一份工作。我们对未来人生的规划似乎已早早被限制在一些既有的模式之中。然而,总有一些人敢于追寻自己内心的信念,选择少有人走的路。郑桃兵就用他的选择,告诉我们人生还有另外的可能性,当代青年可以追求更加高远的理想。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多年来学院始终把教育援疆作为“造血”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教育援疆支持力度,集中力量打造了“大学生援疆就业”工作品牌。

  郑桃兵在学校党委的精心培养下,在学院老师的潜移默化的谆谆教导下,毕业之际,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号召,胸怀雄心壮志,跨越千里驰援新疆,坚定的选择在异乡扎根基层,以一颗火热般的心投身于新疆基层建设事业,用一片赤子之心书写对祖国深沉的爱与责任。

  谈及关于援疆的选择,郑桃兵坦言“决定艰难”。但遥远路途和陌生环境并没有使他望而却步,父母的担心也没有使他退缩。郑桃兵说,最终让他坚定决心的,是一份初心和为国为民的情怀。作为一名江工学子,作为一名员,要通过个人的力量去为更多的人做一点事情,即使力量薄弱,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有所行动,便能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无愧于自己的选择。

  郑桃兵回忆起自己的援疆经历:在援疆期间,快节奏的工作使我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加之同事和领导的耐心教导,以及组织上的细心关怀,经过一段时间的平衡调整,我慢慢克服了这些困难,找到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刚来新疆的最近一段时间我克服了水土不服、饮食差异、语言差别、工作负荷等困难,练就过硬本领。尽管每天都是工作日,也见过凌晨三点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遭遇过恶劣气候,但也让我增长了阅历、增强了本领,这是我一生难以忘记的经历,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

  郑桃兵在祖国的西部,积极苦练自己的基本功,扎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让自己静下心、俯下身、扎下跟、融进去,积极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赢得了群众的赞同与认可。他对待群众有热情有温度,对待工作有激情有韧度,并要求自己有感情有高度,让自己像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一样,在新疆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唯有我辈青年有‘自找苦吃’的精神,去艰苦的地方处理问题,去困难的地方化解危机,才能完成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郑桃兵坚信。

  郑桃兵用三个词总结了援疆的工作生活。第一个词是“长见识”。“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新疆对于他来说是一片广阔的世界,是见识到的一番新天地;第二个词是“增才干”。在新疆的工作让他得到了一次全方面的成长,无论是工作、为人处事还是成熟心智,都有全方位的提升。这里的工作经历让他更明确了责任是什么,让他更好更快地去承担属于自身个人的责任。第三个词是“展抱负”。新疆这片土壤为当代许许多多的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只要能够沉下心来努力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而且这份回报一定是丰厚的。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能源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范向红寄语:江工学子,制造精英,青春作伴,奉献边疆。昨日你是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今时你是情系新疆的有志青年,明天你是胸怀祖国的有为青年。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期待你继续积累平凡,续写华章。

  李健,男,1999年6月生,汉族,党员,江西宜春人,就读于智能制造与能源工程学院2018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1班,担任过学生党员活动中心副主任、班级团支书、党史宣讲成员和资助宣传大使,现考取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纯真的代名词,是青春的激扬,是个性的飞扬,是提升自我的训练营,是造就梦想的大宫殿,而江工便是他梦想启航的地方。在学院领导、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他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相关知识,懂得了如何正确接受成功和失败,看待当下与未来。大学期间,他时刻谨记“勤朴敏信”的校训和“自立自强、乐业乐群”的学校精神,同时他志愿服务时间长达1500小时,牢记着一名江工学子服务社会的意识,并且还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须努力。在大学,他勇求上进,立志争做优秀青年。

  4.2020年“江西省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信息技术知识赛项”荣获省级二等奖;

  11.2019年在政府实习,参加三个月脱贫攻坚志愿工作,被评为“优秀实践实习生”;

  20.2020-2021学年在资助育人表彰大会上被受聘为“资助宣传大使”;

  23.2020-2021学年在“每月双星”答辩会中被评为“学习之星”;24.2018-2019学年参加院系《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荣获一等奖。

  迈入江工,踏进大学,一个全新的开始就此萌芽。临渊羨鱼,不如退而结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离开了勒奋,可能也就远离了成功。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四年,与其在度过浑浑噩噩的日子后扼腕叹息,不如从现在开始为之奋斗。我相信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规划属于自身个人的大学,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未来! 时间还在继续,生活正在进行,我依然会拼搏并努力着,不断的提高,不停的挑战,争取在各方面发展和完善自己,将来助力社会、报效祖国。同时我希望各位学弟学妹把握机遇,脚踏实地,勤奋学习,做博学的江工青年,做新时代的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