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28 18:30:10 来源:常见问题 点击量:14次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银行”)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总部在上海,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229。上海银行以“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以“精诚至上,信义立行”为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慢慢地加强,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跨境银行、金融市场、消费金融、养老金融、在线金融等特色逐步显现。近年来,上海银行把握金融科技趋势,以更智慧、更专业的服务,不断满足企业和个人客户日趋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上海银行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发挥协同作用,提升区域服务能级;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小微信贷投放力度,搭建普惠金融线上模式,形成了以“上行e链”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体系;将零售业务作为“重中之重”,从客户经营、基础支撑、生态建设等方面打造零售经营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以端到端的思维、全旅程的理念、颠覆式创新思维,推进科技与业务深层次地融合;稳健经营,规范管理,着力提升风险经营管理能力。
上海银行格外的重视数字化转型发展,专门成立由行领导领衔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小组,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新一轮三年战略规划的主线和重点任务,在全行各业务领域全方面推进数字转型,赋能全行高质量发展。
掌上行经营管理信息平台立足于上海银行新三年战略规划目标,是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实现经营管理数据看得全、看得清、看得透,努力实现管得好。
一方面,掌上行将金融科技和业务转型需求紧密结合,颠覆传统管理流程和信息传递模式,建立统一的可视化经营数据展现和分析渠道,实现经营管理数据“快、准、全、透”;另一方面,深化建设基于模型的多维指标应用体系,为经营管理工作增能减负;同时,通过对条线、机构、业务场景等精准画像,结合严密的制度流程,实现高效的问题处理闭环机制,建立数据驱动管理的工作模式。掌上行在内容上体现整合协同,功能上体现问题驱动,架构上体现相互连通,通过业务场景与管理数据的多维融合,确保经营数据上传下达,保障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上线以来,掌上行运行平稳、高效可靠;已建立2500余项核心经营管理指标,行内主要经营分析活动可围绕掌上行开展;总、分行在日常工作中已初步建立了运用“掌上行”查阅、分析、研究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初步形成数字化工作生态。
上海银行将“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循序渐进地加以开展。
一是线上化,我行将线上化作为数字化转型的起点和基础,对外以价值创造、对内以体现管理意图为导向,通过全面推动各领域产品、服务、管理线上化,改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形成和积累更多经营管理所需数据。
二是数字化,对线上化积累的数据来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管理的及时性、透明性和信息对称,以更好达成价值创造目标。以打造经营管理数据信息平台为抓手,通过对条线、结构、业务、产品的精确画像,使之成为各级管理者推动工作的重要工具,形成基于数据分析应用的,看得全、看得清、管得好的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三是智能化,推进智能风控、智能运营、智能销售、智能投顾、智能客服等智能化建设,突破现有模式,提高管理与业务领域的精准性、及时性,为更好支持实体、服务客户赋能,实现更好的价值创造。
掌上行建设是一个推动全行数字化经营管理转型的过程,涉及全行各级管理人员思维方法、工作方式和管理流程的变革,遵循“聚焦重点、统筹管理、小步快走、专业运营”的原则扎实推动。
总行数据管理与应用部(简称大数据部)是掌上行的主管业务部门和项目建设的牵头部门,从项目建设初期就制定了明确的内容筛选和审核制度:一方面及时获取全行关注经营事项;另一方面建立板块内容审核机制,保证全行上下信息统一、传导一致。
大数据部和板块业务部门组建融合建设团队,大数据部负责制定内容展示规范、审核板块内容和研发技术,业务代表负责所辖板块内容的需求设计、验证和数据维护,实现全板块内容展示体例一致、开发资源合理分配。
建设团队力求及时响应行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需求,一方面采用“分步迭代”的开发方式,先立原型,并在随后的推广应用中一直在优化,最终达成成熟方案;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平台配置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从功能上支撑快速部署计算规则和看板内容。
银行的业务重心和经营关注点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因而掌上行的数据内容也是有“生命周期”的,新的内容上线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一方面,通过将掌上行融合团队打造成一支专业化运营队伍,不仅实现对内容新增、维护和下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对业务预警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置;另一方面,大数据部牵头建立应用后评估机制,定期对全行各级单位掌上行使用、建设情况做分析和通报,确保掌上行平台持续健康发展。
掌上行平台具有如下技术特点:高时效,快加载;微服务,灵活拓展;高可配置,敏捷开发;多级缓存、高速响应;多元组件,深度探索;个性推荐,快捷访问;血缘图谱,智能分析;多维模型,灵活查看,从而更实现厘清“看什么”、解决“怎么看”和“更智能地看”的功能目标。
逻辑架构方面,掌上行以全行级指标、报表平台(统一数据应用与服务,简称UDAS)为数据基座,系统采用四层架构设计:数据服务层、配置管理层、数据展示层和运行保障层。
应用架构方面,掌上行数据ETL使用配置化调度系统,实现灵活部署和可视化运营;数据处理采用分布式计算引擎架构,通过建立多服务、多节点网状计算系统,完成指标和报表数据加工,并使用数据库和Redis对计算结果进行多级缓存,满足高时效、多并发计算要求;数据展示采用前后端分离结构。
掌上行2020年9月一期上线余人,核心经营管理指标2500余项,用户数、活跃度较去年翻番,分、支行负责人全覆盖,主要经营分析活动可围绕掌上行开展。
掌上行改变以会议、报告、报表为代表的传统管理方式,实现管理去中间化,缩短信息传递链路;通过提炼各业务板块重要管理信息,构建全行经营指标体系及覆盖全行的经营“全景”视图,形成全行统一的经营评价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摒弃信息“越多越好”的固有思维,保留重要管理信息、去除低价值信息。在掌上行建设过程中,总、分行累计取消低效或无用手工统计事项748项;推动全行手工工作量累计减少工时1776小时/月。
运用掌上行业务预警全流程管理功能,实现预警触发、推送和处置回复的闭环管理流程,总分行在日常工作中初步建立了运用“掌上行”查阅数据、分析数据、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提升管理效率和战略纠偏能力。
掌上行紧跟国家政策方向和全行重点业务发展目标,建立重点业务专题页面,如设立普惠金融、绿色信贷等,指引总、分行相关业务部门及时落实、执行。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结合总行风险管理真实的情况,掌上行提炼监管关注指标体系,发布监管关注专题,监管关注可展现、可获取,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把好风险管控关,形成全行风险防控合力。
上海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监督管理的机构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在掌上行建设过程中,坚持开放共享,积极和同业、监督管理的机构进行广泛交流,分享实践经验,本年监管、人行、同业共计8次调研,在行业内形成一定影响力,为全方面推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金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有数据不等于用好数据,目前我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数据驱动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完全成型、经营数据口径不统一、数据能力在基层逐级衰减等矛盾。
进入数字化全新“赛道”,一方面,数字化的核心是数据资产的应用和管理,要打造符合商业银行战略愿景的内、外部数据资产经营管理能力,让资产变成资源。另一方面,要眼光向外,加强同业交流和沟通,明确对标,认清禀赋和差距;关注外部环境数据资产化、产业化趋势,加强对数据资产外部政策的研判及合作,力争在风口中占据先发优势。